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院训确认发布日期:2019-07-03

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院训确认

 

各位代表:

2020年学院将迎来建院20周年,为进一步提炼学院办学精神核心、蔡元培教育及美育思想精髓;进一步凝练院训,优化院训精神内容及表述体系,展现立德树人、进德至善、修业至臻的核心理念,使之成为支撑学院办学发展的精神底蕴、激发元培人干事创业的文化气质和推动事业进步的精神核心。根据工作安排,党委组织宣传部于上半年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“院训”凝练提升大讨论活动,活动开展以来,各党总支、各单位精心组织,有效落实,积极利用“星期三学习”平台,主题党日活动等,通过座谈会、交流会等多种形式,组织本单位的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讨论活动,讨论深入热烈,覆盖面、参与面广。经汇总整合相关意见,并报学院党委会审议通过,现形成建议如下:

一、院训表述

确定学院院训为“进德修业”。

二、相关情况说明

1.语出有据典故分明。“进德修业”出自《易经》:“九三曰:‘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,无咎。'何谓也?子曰:‘君子进德修业。忠信,所以进德也;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'。”孔颖达、晋张华、晋葛洪、宋秦观、明沈鲸、清曾国藩、蔡元培等先后又对此有诸多阐述,可以概括为:“进德修业”,是指通过读书修身养性,澡雪精神,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;也指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,获取专长,以便在社会上谋求必要的生存与发展。“进德修业”自古以来不仅是志士仁人的追求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,体现了中国人对道德对教育对事业的不懈追求。

2.新时代新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:“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识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,贯穿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各领域,学科体系、教学体系、教材体系、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,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,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。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。” 在新时代、新形势背景下,进德修业,具备有“德业”并举,成长成才的新内涵,切合学院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目标,并蕴含创业创新、成长进步的新意义,是院训的核心意蕴所在。

3.蔡元培先生践行“进德修业”。蔡元培一生尊崇这一理念,1918119日,为养成学生健全人格,蔡元培着手发起北京大学进德会,改革修业制。其中心思想旨在注重个人的德行,以坚定的信念去发扬传统文化,信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蔡元培认为:教育之于社会,有二大基本功能:一在引领,所谓“教育指导社会,而非随逐社会也”;二在服务,“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,将来进社会做事”,或者“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,一方面效力社会”。曾给励志社年刊提词“进德修业”。其亦曾为“私立持志大学”题词“进德修业”。

4.与“修德求真、传承创新”办学精神一脉相承,前后相继。修德是育人理念,浓缩着仁人志士“忧国忧民”的爱国情怀,体现了大学生爱国荣校的理想追求;求真反映了师生的价值追求,是高校大学生重要的应有的精神品质;传其志、创新篇更是新时代赋予全体元培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。

“进德修业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博大的民族精神,显示了元培人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追求,准确地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与历史使命,很好地总结了元培学院的成功经验,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“进德修业”语出《易经》,其作为中国文化元典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,能够提升元培学院办学理念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,利于对外宣传,利于扩大学院国际化办学影响,成为学院的精神财富与无形资产。

“进德修业”院训的确定,具备有“德业”并举,成长成才的新内涵,将进一步引导教育师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注重品德修养,以道德凝聚理想,用道德规范实践,切合学院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目标,并蕴含创业创新、成长进步的新意义。